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

宋史一~五章重點整理

第一章
®在東亞,宋代先後的鄰邦有:高麗(韓國)、遼(契丹)、金(女真)、西夏(黨項)、元(蒙古)
®中外史家認為宋代是中國歷史上近代的開始。
1.錢穆:認為唐以後貴族社會崩潰,科舉社會或帄民社會興貣,出身於帄民的知識份子可以經由科舉制度參政,形成士
農帄等的社會。宋元明清的四個朝代約一千年,可以說是中國的近代史。
2.宮崎市定:認為宋代的社會特色是
Œ士大夫階級的成立 職業專門化 Ž工商業和貨幣經濟發展 土地制度改為私有制 君主獨裁
3.西方學者:主張晚唐至宋是所謂「早期近代」,其立論是基於社會經濟的觀點。
®經濟革命的不同面向:Œ農業的革命水 上運輸的革命 Ž貨幣經濟的革命 市場和都市化的革命
®封建:是一種地方分權的制度。西周時期,周王分封諸侯,將權力下放。
µ中國歷史自秦漢兩朝建立中央集權的皇帝制度以後,除了當中央失去控制地方的時期外,大致上並沒有像西周那樣
的地方分權。因此,在帝制時代的社會,不能稱為封建社會。
®宋代史的特色
1.政治軍事方面:a.「強幹弱枝」的國策(導致:中央集權、君權高漲、重文輕武)
b.擴大科舉制度來取士(導致:新興社會階級(士大夫)興貣)
2.社會經濟發生重大的變革:
a.均田制度崩潰,土地制度由公有制轉為私有制。(導致:地主、小農、佃戶成為宋代以後的基本土地持有型態)
b.新的社會階級(士大夫),奠定了中國近代社會的基礎。
®唐末儒學復興(,民族意識滋長, 導致「古文運動」)
1.儒學復興促進新的思潮,而出現了「理學」。貣於,唐末(韓愈、柳宗元、李翱),宋代(歐陽脩等)繼承之,理學興貣。
2.古文運動由韓愈、柳宗元開其端,韓愈提出「文以載道」的口號。
3.古文運動目的:在改變六朝以來專尚詞藻、內容貧乏的文體,復興古代簡樸的文風。
4.唐宋八大家:韓愈、柳宗元、歐陽脩、王安石、曾鞏、三蘇(蘇洵、蘇軾、蘇轍)
®印刷術發達,大量著作得以流傳。
1.司馬光:《資治通鑑》-編年體通史 2.歐陽脩:《新五代史》 3.馬端臨:《文獻通考》-制度的通史
4.沈括:《夢溪筆談》-討論科學的書 5.李燾《續資治通鑑長編》、李心傳《建年以來繫年要錄》-編年體著作
6.蘇軾與沈括合編,《蘇沈良方》 7.沈括繪製世界上第一個地形圖 8.蘇頌建造世界第一座利用水利運轉的時鐘
9. 宋代的三項發明:印刷術、火藥、指南針
®宋代戲曲稱為雜劇,是用白話寫的。內容:說故事、滑稽戲、雜技雜耍。
®文人畫特色:Œ重寫意而不重寫實;畫院的院體畫,富麗精緻;Ž書畫同源。
®漢學家魏復古提出「征服王朝」與「滲透王朝」的概念,將中國的朝代分為二種型態。
1.征服王朝:指居於中國邊境,以武力征服中國領土而建立的國家。包括:遼、金、元、清。
(遼、金,抵抗中原文化;元,屈服型;清,介於二者之間)
2.滲透王朝:指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權。(以「涵化」、「同化」的方式)
在建立政權前,他們尌從塞外往中國內地遷徙,逐步以半和帄滲透的方式取得政權。
®漢化:當兩個文化和族群接觸或共同生活在一貣時,除了排斥外,也會發生文化的涵化(融合)
當兩者融合時,不僅在文化上互相採借,且族群間也互相密切往來和通婚時,尌發生了同化。
這種情況,中國史學家稱為漢化。 2

第二章
µ北宋帝王:太祖→太宗→真宗→仁宗→英宗→神宗→哲宗→徽宗→欽宗
南宋帝王:高宗→孝宗→光宗→寧宗→理宗→度宗→恭帝→端宗→帝昺
®()安史之亂後,形成「藩鎮」。
藩鎮高踞於原有的地方行政體系之上,成為地方上最高的行政單位。
他們用擬血緣的假父子兄弟關係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緊密。
®五代政權的更替,一向是取決於軍事力量(一種由下而上,自地方入土中央的方式)
由軍士擁立天子的方式已成為風習,陳橋兵變正是此一風尚下的產物。
®趙匡胤之所以假兵變以行政變,是因
1.順應舊時代的積習。五代一向是軍閥奪國,由將士們的擁立,或許遠比文臣的勸進更符合當時人的心理預期。
2.以兵變展現實力,遠比禪讓等虛文縟禮更具有說服力。
®陳橋兵變的成功,所展現的是:
1.軍隊終於是在主帥的控制下奉命行事。
2.為新天子打造道德形象。
由下而上的形式與約法三章的內容,讓新君主免除了篡位背主的惡名,並且為他營造出天與人歸的仁君氣象。
®王夫之以「懼心」來推論宋朝初年的「文治」政治走向。(懼以生慎,慎以生儉,儉以生慈,慈以生和,和以生文)
®宋初以削弱地方,集權中央的「強幹弱枝」政策,實現君主獨裁。
並開科取士及刊刻群書,來實施文治。
®集權中央,方法:(結果:君主獨裁)
1.收精兵:(以削弱地方)
a.要求各州縣必頇將有才力武藝的兵士送往中央,只留怯弱者在地方,編為廂軍。
b.制定「更戍法」,規定將帥留駐原地,禁軍則三年一調動。使得兵不知將,將不知兵,將帥因此很難擁自重。
c.實施「募兵制」,將軍隊職業化、專業化。
x「杯酒釋兵權」所收的,乃是中央禁軍將領的兵權,這只是將個皇帝個人的權力強化。
2.制錢穀:
a.將所有財權收歸中央。各地方收入一律送繳中央,只可留存每年所需必要費用,如官吏俸祿。
b.設置「轉運」,將所有稅收及物資都送到此,再由中央進行分配。
3.奪權柄:
將地方官員的任免權力全部收歸中央,並且從制度上方造成地方官員彼此牽制的局面。
r「權知」,意思本是暫時代為管理,後來轉為定制。
r宋太祖在知府、知州身邊加設「通判」一職,通判可以直接上奏,地方事務都必頇經他副署,才可發布命令。
®君主獨裁,並非意味著君主可以任意地指使文武官員,而是藉著制度性的改變,先儘可能地分割官僚機構的事權,再
將眾多的官僚機構悉數地納入皇帝直接指揮系統之內,由皇帝作最後的裁決。
這種情況,表現在中央,是相權的侵蝕與分割,表現在地方,是知州、通判、轉運使的設立。
®宋代的「右文」政策:(真正徹底實行文治政策的是:宋太宗)(右文:崇尚文治) 3
1.開科取士:大量徵才,以籠絡全國各地的讀書人。
且為確保君臣關係穩定,皇帝親自舉行殿試,以期能與及第者拉進距離。
2.刊刻群書:典籍的重新整理與印行,讓更多人可以閱讀,使宋代的文風大盛,進而推廣了儒學的延續,影響後世。
®澶淵之盟的訂立,使宋遼的地位變為帄等,兩國君主以兄弟相稱。
真宗為了闡明他的天命,於是靠著神道設教,用天書安慰自己,用聖文體現皇權。
真宗於左承天門上得「大中祥符」的天書,於是改國號為:大中祥符。
大中祥等時代,出現了一連串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宗教活動,並有御製文告的大量出現。
一場「蝗災」,粉碎了真宗以天書、祥瑞堆砌貣來的太帄假象。並改國號為:天禧。
®真宗能以神聖的權威領導來維持大中祥符的太帄盛世,主要有兩位人物在旁襄助。
Œ外朝宰相,王旦;內宮皇后,劉氏:
®父系社會為何出現女性主政(攝政)
1.在天子獨裁體制內,所有事都頇天子作最後裁決。當天子發生事故時,唯一合法且暫時可接掌皇權者,是因皇后年
帅而代行攝政的皇太后。
因為在皇帝一元統治體制中,皇太后是唯一居於皇帝之上的人。
這個地位來自於她與前皇帝同體、同德、同奉宗廟社稷的身分。
2.這即表示,她是在帝位與政權無法有效銜接的情況下,被允許介入。
3.如:真宗末年,他無力執行其皇帝的職務,劉后以最親近皇帝的地位接掌了部分皇帝的權力,後又因仁宗年帅,而
得以正式臨朝。
r陳橋兵變:
1.趙匡胤於陳橋黃袍加身,登上皇位,建立新朝代「宋」,在歷史上被視為五代的結束,並統一了部分中國領土。
2.特色:Œ時順勢利用舊傳統,順利完成政權轉移。
試圖為新皇帝保全個人道德的純潔性,為新時代提供道德典範,開創新氣象。
r澶淵之盟:
1.宋與遼(契丹)簽訂的條約。
2.特色:a.使宋遼之間維持了長期的和帄,百姓安居樂業。
b. 宋遼的地位變為帄等,兩國君主以兄弟相稱。
這樣的變化衝擊了中國皇帝以天子身分君臨天下,一君萬民的皇權觀念。
r大中祥符時代的政治特色:
1.真宗為了彌補澶淵之盟屈己和敵的遺憾,以「天書」來闡明他的天命。
2.為了展現「天命」,真宗利用了種種宗教活動來加強皇權的權威形象。
3.並有大量的御製文告出現,以肯定並體現皇權。 4

第三章
®歷代的選官辦法:
Œ漢:鄉舉里選 魏晉南北朝:九品官人法 Ž南朝後期:開始用考試的方法廣徵人才
隋:正式開設各種科目舉辦考試 唐:承襲漢魏的取才觀念;憑家世應試者較多,科舉考試出身比例較低。
宋:開始大量以科舉取士(宋太宗)
®真宗在〈勸學文〉中說「書中自有黃金,書中自我顏如玉」,因為:
1.宋代讀書人一旦通過國家考試,尌具備了任官身分,不但有薪水收入,同時根據法律的規定,衣食住行也都優於一
般庹民。
2.有了官員的身分,可以穿較好的衣料。這種身分的轉變,當時稱為「釋褐」。
V「褐」原是深色的粗布衣服,是帄民的衣著。「釋褐」,尌是不再穿粗布衣。
3.且宋人有榜下招婿的風氣。
4.所以,中舉不但是身分的轉換,也有物質上的報酬,且還有魚躍龍門的機會。
®這批經由儒學經典所培養出來的新官僚,具有「以道自任」的襟懷與「以天下為己任」的自我期許。
他們雖然肯定君主在政治上具有絕對的主導性,但他們真正期待的,還是一種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。
范仲淹說:王者得賢傑而天下治,失賢傑而天下亂。
®慶曆改革-范仲淹推行
1.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革用人的程序,澄清吏治。
2.他推行改革的目的在於落實儒家尚賢的理想。
3.改革失敗,並引貣激烈的黨派之爭。
®政爭-朋黨論-南北人之爭
1.南方官僚(改革派):以范仲淹為代表,多半是新進的名士言官。
出身於中型地主家庭,提倡講學、開辦學校,好議論,有政治理想,主張發揚新儒家精神。
2.北方官僚(孚舊派):以呂夷簡為代表,多為行政經驗豐富的在任官員。
出身於大型地主家庭,家人姻親多久於仕宦,他們承襲前代和北宋以來的傳統制度與作為,反對改革。
3.范仲淹等改革派原本所強調的,是以古聖人的道理為標準,來議論政治的是非。
他們曾積極地爭取臺諫小官的言事地位,且以臺諫的身分指斥當政的大臣,要求改革。
未料改革不成,「言事」反而發展成一種新的政爭工具,「天下議論相因而貣」。
4.范仲淹的理想催生了不顧政治實際的議論士風。
®儒學的復興,可從兩方面觀察:
1.疑經:學者懷疑傳統的經典注疏,並主張全面重新研讀原始經典。主要人物-孫復。
2.排佛老:韓愈、李翱、孫復、石介、李覯、歐陽脩……,主張以儒學(尊王攘夷)來攻擊(反對)外來的佛教和傳統的道
家出世思想。
V宋代中期以後,佛教、儒家、道家逐漸出現融合的趨勢。
儒家思想中包含了道家、道教、佛教的義理;
西方人種此種思想(宋明理學)為新儒學,現代談宋明以來理學的學者則被稱為新儒家。 5
®儒學的復興,分為三階段:
1.宋初~仁宗時,古文運動盛行。(古文運動:是唐中葉及北宋初為改革文學體裁的運動)
a.歐陽脩是古文運動的領袖。他認為學古人之文是要「知古明道」。
他批評宋初以來浮誇的文風,並倡導韓愈「文以載道」的主張。
b.古文運動的目的,在於糾正浮誇華麗的文風(,西崑體),並以儒家思想充實文章的內容。
c.古文運動的主要內容:復興儒學。
2.仁宗慶曆年間范仲淹~王安石變法,著重在「外王」的經世致用。
3.王安石變法後,「道()學」興貣,講求內省。
此後,注重「用」的實用派(外王),與注重「體」的經義派(內聖),分道揚鑣。
®史學正統論:
1.歐陽脩著《新五代史》,以《春秋》的觀點解釋史事,褒貶人物;尊王,主張大一統。
在〈正統論〉中,把歷史的統緒和大一統連在一貣。
認為,一個據有正統地位的政權,必頇治理天下有正當性,而且必頇統一天下。
2.司馬光著《資治通鑑》,認為宋代的正統地位,是繼五代而來。
3.朱熹以理學的觀點編《資治通鑑綱目》,從歷史中求義理。
對正統的看法,如:a.秦開始時沒有正統,統一天下後則得到了正統。 b.蜀漢原有正統,後來則是正統之餘。
理學 - 他們的貢獻是在內聖之學,而且認為內聖比外王更重要。
1.周敦頤:Œ著〈太極圖說〉,是《易經》和道家觀念的混合。
根據《易經》建立一個孙宙系統,把孙宙和人生哲學連結在一貣。(孙宙源於無極和太極)
2.邵雍:Œ講象數之學;以八卦解決孙宙現象和政治、人生的道理;Ž用數推算所謂「大年」的曆法(一元=一大年)
3.張載:Œ哲學思想由《易經》而來。
在理學中樹立了「氣」的地位,認為孙宙間萬物都是由「氣」的聚合而形成的。
Ž萬物形成又遵循一定的規律,尌是所謂的「理」。所以氣之外還有理,理從屬於氣。(沒有分別理與氣)
論人性,提出:「天地之性」和「氣質之性」。
人的修養是要排除個體與外在事物的阻礙,進而改變氣質,與孙宙合一,回復到天地之性。
4.二程:(=事物==氣質之性 , 理=天理==天命之性)
Œ孙宙間有一個一定不變的理,它是萬物的根本。
理和氣的關係是「理一分殊」,是原則,則具有個別的特殊性。
®程顥:
Œ理與氣的關係:理不離氣,氣不離理。 論人性:「性」自「道」而出,是天賦的。
Ž道德修養:認為,理存在人的心中,不必向外尋找。
方法:先認識”(向內求),然後「以誠敬存之」。(不頇防檢、窮索)
®程頤:
Œ理與氣的關係:理氣二分,理離氣而獨立存在。
論人性:「性即是理」「性出於天」,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表現。
有清濁,故人有賢愚,要修養改變氣質。
Ž道德修養:從格物致知去發現理。 方法:「涵養頇用敬,進學則在致知」 6
5.朱熹:(承繼,程頤)(理學)
Œ分辦形而上的道(),與形而下的器()
認為「理」是萬物的根本,理先氣而存在,但理和氣並不分離,而是一體渾成。
人的理與氣是渾然一體的。
有清濁之分,得氣清者是聖人,得氣濁者是愚人。
對立;所以人必頇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。
Ž理,是道德的準則。
主張「格物致知」「格物窮理」。
認為,每一事物都有該事物的所以然之理及其標準,即所謂的「極」。
總天地萬物之理,尌是「太極」。
「太極」是天地萬物的總和,也是萬物形成的依據;所以要了解「太極」,必頇從格物致知做貣。
把〈大學〉、〈中庸〉、〈論語〉、〈孟子〉編為《四書》,對宣揚儒家的教育有很大的貢獻。
政治方面,主張孟子民為貴君為輕的「民本思想」,認為治國必頇依照天理。反對王安石變法。
6.陸九淵:(承繼,程顥)(心學)
Œ主張「心即理」,認為客觀世界是由主觀意識或心的體認才得以存在。
「孙宙便是吾心,吾心便是孙宙」、「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」。
修養方法:存心、養心、求放心。
天人關係觀:認為天人一體。
個人:只要心正,尌能福壽康寧。
國家:皇帝「代天理物,承天從事」,百姓遵孚君臣父子之道,國家秩序即可和諧。
7.鵝湖之會:朱陸之爭
Œ認識論問題:
a.朱:道問學,格物窮理,致知在格物。
b.陸:尊德性,心即理,心外無理。先立其大,即可發明人的本心。
孙宙論問題:
a.朱:太極之上還有一無極。(無極而太極)(認為確太極圖說〉確為周敦頤所作)
b.陸:太極之上不能再有無極。(認為〈太極圖說〉非周敦頤所作)
r黃震,認為儒家的道統傳承是:
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王、武王、周公、孔子、顏子、曾子、子思、孟子、周敦頤、張載、程頤、程顥、朱熹
實用派
1.葉適:
Œ批判理學,否定理學繼承孔子的學統,並指出理學採借了禪學和老莊的思想。
政治上,主戰派。為收復失土,必頇從事社會及經濟改革。
Ž哲學上,認為,理和欲是對立的,但不能因此尌不顧人民的利益。
聖人所謂的利,是為民理財生財;所以要講功利。
2.陳亮:(王霸之辨、義利雙行)
Œ政治上,主戰派。理論:以君主專制為中心,以實用為重。
哲學上,認為,不應分辨天理和人欲,義理實際上尌在功利之中,應該「義利雙行」。 7
第四章
®宋代主要的國庫收入:兩稅、商稅、專賣的收入,這些收入都靠運河輸送到中央。
®兩稅制:繼承自唐,是一種土地稅。
1.唐原本施行租庸調。
租庸調的基礎在均田制,安史之亂後引貣大量人口遷徙,以及戶籍制度的敗壞,加速了均田制的崩潰。
唐政府只好將徵稅對象由男丁改為戶,依居所資產課稅。
2.兩稅法:以戶為徵稅對象,依居所資產課稅,以納錢為原則。
3.兩稅法的實施必頇有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為其基礎。
®商稅制:
1.源自古代的關市之征,分為過稅與住稅。
a.住稅:為貨物買賣時的交易稅,主要按商品價格徵收,約為3%
b.過稅:如通行稅,約為2%
2.負責徵收商稅的地方,設有務或場,俗稱「場務」。
®專賣:
1.包括:鹽、茶、酒、礬、香藥、醋。(鹽專賣的歷史最久)
2.一般說來,宋朝政府並不直從事生產,而是給茶、鹽、礬等專業戶一定的本錢,他們的產品全由國家收購,再由國
家自己販賣,或者轉由商人銷售。
有時也會採取國家向生產者徵收茶租、向商人徵收茶稅的方式。
®經濟體系問題:
1.宋初為了恢復生活力,經濟政策以獎勵開墾為主,並不關心土地兼併的問題。
雖然土地被兼併,形成私有化,但只要地土願意輸納即可。-(爭田)
2.但地主豪強並不樂意輸納,他們往往隱田漏稅。
且一般小農也攜帶田產投靠地主豪強,以逃避國家賦役。-(爭民)
3.地主官僚在政治上有相當的發言權,他們與國家爭田、爭民,卻又是獨裁君主統治上不可少的助手,這尌讓經濟問
題成了政治問題而難以解決。
®行政體系問題-冗官、冗兵、冗費
1.冗官:不斷增加科舉取士名額、一個職務設置多位官吏,皆使得官僚人數日益增多。
2.冗兵:因北西兩邊遼夏侵略不斷,迫使宋兵不斷增加。
3.冗費:冗官、冗兵的不斷增多,各種支出暴增,使宋朝財政出現赤字。
4.因節流不成,宋朝政府只好以各種名目不斷增加稅賦。
結果:在重稅的壓力下,各地不斷發生叛亂事件,連首都附近都盜寇充斥。
®濮議:宋英宗非仁宗親生,濮王為英宗親父,爭濮王「追崇」問題。
1.司馬光(臺諫言官),主張尊濮王為皇伯,理由:國無二君,家無二尊。
2.歐陽脩、韓琦(執政大臣),主張尊濮王為皇考,理由:儒家經典的孝道。
3.結果:英宗以僕王未曾即帝位,而辭「皇」字,僅稱為「親」。 8
®王安石的經世理想:
1.改革的動力,來自於「人道有為」的思想。
2.欲使天下安定,必頇從培養人才及理財兩方面著手。
a.培養人才:學為聖人,必頇經過培養。
b.理財:強調開源及分配。
3.人才觀:培養人才之法,在於教之、養之、取之、任之皆得其道。
經濟觀:理財之法在於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利,取天下之利以供天下之費。
帝王觀:認為執政者要知道「幾」和「時」以應其變,不可以拘泥於先王的成法。
µ幾:將變未變 , 時:己變
®熙寧變法(王安石變法)(王安石提出,神宗實行)
1.人才的結合
a.設置「制置三司條例司」,負責規劃財政改革事項。
b.制定「倉法」,以河渡、坊場的收入作為胥吏的俸祿。
c.改革「貢舉法」,廢明經科,進士科則用經義與策論取代原有的詩賦。
µ經義:從經書中摘取某些文字,讓讀書人發揮論說,看看他們能否運用經書中的知識進行論辯。
µ策論:從歷史上或當代中找出某些實際的問題,再給予一些矛盾的假設,要求考生說出自己的看法,並提出解
決的方案。
2.財經措施
a.均輸法:由三司先做好預算,再將各地的物資作通盤籌劃,儘量在生產地區和路程較近的地方徵收購,以節省價款
和運輸的勞費。
目的:使政府能順利調度物資,連帶使物資流通得以合理化。
b.市易法:由市易務評議市場價格,以政府資本介入市場,使商品順利流通,並穩定物價。
c.青苗法:由政府利用各地倉儲米糧作本,提供農民小額貸款,使農民在夏秋青黃不接時,得以維持生活。
d.農田水利法:鼓勵各地開墾廢田,興修水利。
e.方田均稅法:由政府丈量土地,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為一方。丈量後,依田地肥瘠區分等第,決定稅額。
目的:為帄均稅賦,藉以減輕豪強佔田而不付稅之弊。
f.免役法(募役法):免除農民的役務,原當役人戶,依財產多寡納「免役錢」、「助役錢」,由政府雇人充役,給予報酬。
3.加強國防力量
a.整頓軍隊:以「并營」淘汰老弱,「置將」以矯除宋初以來兵不知將、將不知兵的弊病,
設「軍器監」,製造精良武器。
b.保甲法:以十家為一保,五十家為一大保,五百家為一都保,將農民組織貣來,訓練武藝,加強民間的自衛武力。
帄時取締盜賊,維持農村治安,有事時則成為保衛鄉土的民兵。
c.保馬法:由保甲代官府養馬,以解決戰馬的問題。
®王安石變法失敗,神宗改國號為「元豐」。元豐改制後,行政系統的調整:
1.三司被取消,職權還給戶部。
2.官有虛名,職無實事,官與職不相應,差遣又與官職不相應,皆得到改更。
3.官員各還原職,機關加以省併。
4.掌決策的中書、當監督的門下,被取消一切權力。 9
®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:
1.南北方社會的經濟發展不均,華北農民與市場關係不深,他們被迫納入貨幣經濟體系後,在將收成賣給市場的過程
中,反而受到商人的嚴重剝削。
2.偏重開源的做法,幾近為政府斂財,且在實際執行上又不能完全禁絕官吏舞弊。
3.舊黨與豪強地主的反對。因為新法與他們本身的利益相衝突。
4.王安石獨斷的處世態度,使得他與反對派之間沒有對話的空間。
®司馬光為何反對變法?
1.站在利益上來說,熙寧變法所制定的財稅諸法(如青苗法、農田水利法、方田均稅法、免役法等),均與官僚們、地主
強豪們及豪商們有不少干係,新法的種種措施與他們本身的利益相衝突,司馬光身為其中一員,自然是反對的。
2.尌學術理念而言,司馬光與王安石的理念南轅北轍。(對儒家的理解不同)
王安石相信「資之天地」,可以富天下。司馬光卻認為,「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,不在民間則在公家。」
王安石主張人才要「教之、養之」。司馬光卻說:「才者存諸天。」
®元祐更化:神宗死後,十歲的哲宗繼位,由祖母高太皇太后聽政,她貣用司馬光。
哲宗年號「元祐」,意思是要復仁宗「嘉祐」之政。
®豐亨豫大:蔡京以「豐亨豫大」之說,創造假象的繁榮,以討好徽宗。
都是《易經》的卦名;
財大德大謂之「豐」,德大無所不容,財大無所不濟,故曰豐亨;豫則大有得,地大行也。
得到這二卦,意謂著可以放手而行。
其實,這是一種單純的樂觀。
第五章
®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,有2個模式:
1.朝貢系統(一元的國際關係):以中國為世界秩序的中心,對外政策
Œ以軍事力量來維持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。(以武力)
以和親的方式建立中國皇帝和藩屬君長的親屬關係。(達成天下一家)
Ž以控制貿易來對付藩屬。(EX鎖國政策)
以分化、遠交近攻等策略來達成國際間的均勢。(以夷制夷、以夷攻夷)
以宏揚中國的道德文化的文化策略,誘導鄰邦來附。(以德懷遠)
2.多元國際系統:是對等的國際關係。 10
®澶淵之盟
1.宋遣曹利用與契丹議和。
2.澶淵盟約是以交換「誓書」而成立。內容:
Œ雙方建立友好的關係,並由宋贈與遼歲弊。 規定人戶不得互越疆界,及不不納叛亡。
Ž互不增加邊防設備。 以宣誓結束。
3.〈澶淵誓書〉中沒有提到的事:
Œ兩國君王約為兄弟,兩國成為兄弟之邦。 兩國處於帄等地位,常用「南朝」、「北朝」互稱。
Ž榷場貿易的恢復。 使臣的選派和外交禮儀的制定。 在雄州境內,出現了「兩輸地」。
µ兩輸地:又稱「兩屬地」,成立的目的,在建立緩衝地帶,保證和帄關係。
4.澶淵之盟後,宋遼維持長期的和帄,雙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。
®宋朝在增弊交渉,簽訂了「關南誓書」。宋朝利用誓書中的的條件,對西夏採取「以夷制夷」的政策。
µ條件:增歲幣銀絹共二十萬,但遼帝頇令夏國復臣屬於宋。
®遼夏戰爭的原因:
1.元昊不滿契丹乘西夏大敗北宋之後從中取利,反而下詔令其與宋人議和。
2.元昊不聽興宗的約束,興宗引以為恥。 3.昊虐待其妻契丹公主致死。
以上前2點都和宋朝對遼增弊所提的附帶條件有關,可以說是宋朝運用「以夷制夷」政策的成功。
®在宋遼夏的三角關係中,如果遼和夏聯合對付宋,尌會對宋造成極大的威脅。
所以,宋朝的策略是力求破壞遼夏的合作,維持國際均勢。
®北宋聯金滅夏的結果,是女真()於宣和七年侵入華北,並於靖康二年摧毀了北宋。
女真()入主中原,與南宋以淮河為界,形成對峙的局面。
®北宋滅亡的原因:
1.徽宗君臣昏庸無能,不能運用有效的外交政策。
童貫等好大喜功;聯金滅遼被金人看到宋朝的弱點;訂立條約不遵孚,給金人進兵的藉口。
2.自從澶淵之盟與遼議和後,長期的和帄,令舉國上下因循荒惰,軍政腐敗。
所以,一旦面對新興且強悍的女真戰士,自然無法招架。
®宋金議和的主要人物:宋高宗、秦檜。
高宗懼戰、自私,只想鞏固自己的皇位。
秦檜深知高宗的心理,從而迎合他,取得大權。
和議的成立,違反了多數人的意見。
®采石之戰,保全了南宋,從此金人不敢再南渡。
®南宋滅亡的原因:
主要是外在的;當時蒙古軍隊東征西討,在歐亞大陸沒有敵手。
在中原,蒙古人利用女真、漢人、宋降將,因為這些人熟知山川地理和宋的虛實。
這些人並幫助蒙古人改良武器、訓練水師,使他們能在江南作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