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

100禪詩選析期中重點整理


100禪詩選析期中重點整理 詹慧蓮老師題供
期中考:問答題100

1講至第16講。

1章至第3章第1 蘇軾---偈。(P1 P176

禪詩選析第一次上課講義

P6中國佛教可分為哪八大宗派?98期中副參問答第一題

答:天臺宗、華嚴宗、法相宗、禪宗、淨土宗、真言宗、三論宗、涅槃宗。

p7禪宗六祖,依序分別為何人?(順序錯誤不給分)96期中正參問答第一題

p7禪宗六祖分別為何人?98期中正參問答第一題

答:達摩祖師、慧可、僧璨、道信、弘忍、慧能

p7-8「如來禪」與「祖師禪」,二者有何區別?93期中正參問答第一題

答:

一、如來禪: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,在南朝梁武帝時代,至中國傳禪法。初以四卷《楞伽經》為中心,「藉教悟宗」,重視教理與禪觀相輔相成,其所傳禪法稱之為如來禪。

二、祖師禪:達摩祖師之後,傳至六祖慧能時,南宗頓悟法門大盛,成為中國禪宗主流,又開出「一花五瓣」,有「臨濟宗」、 「曹洞宗」、「雲門宗」、「法眼宗」、「溈(ㄍㄨㄟ)仰宗」五大禪宗宗派(一花五瓣),影響中國禪宗深遠。故稱六祖慧能以降的禪宗為祖師禪。

P15何謂「禪詩」? 試舉一例說明之。98期中副參問答第二題

答:

一、嚴羽的《滄浪詩話》:「大抵禪道在妙悟,詩道亦在妙悟。」禪詩最重要核心是「妙悟」,禪心與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交融,行住坐臥都有不同的滋味,於事於物於人,透澈的悟境與生活渾然一體,這樣的境界寫成了詩,即為禪詩。

二、舉例:無門慧開禪師: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自然親切又貼心,文字像白開水一樣,卻又字字珠璣,發人深省。

p17何謂「偈」?試舉一例說明之?96期中副參問答第一題

答:

一、偈:禪師開悟時,以詩句的形式表達自己開悟的境界,這種表達方式,一般稱之為「偈」,或「偈頌」、「詩偈」。

二、我們在《六祖壇經》的記載中,知道禪宗歷史上,達摩祖師傳承禪法的依 據,一是傳授「衣缽」,一是傳授「四句偈」。譬如神秀禪師寫下悟道的禪偈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。」慧能能禪師也口傳心印,寫了另一首悟道詩偈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在兩人詩偈的比較中,因為神秀禪師的詩偈沒有「見性」,慧能禪師直指「空性」,二人修證的詩偈,決定了慧能比神秀的禪法更勝一籌。

P18據《六祖壇經》記載,五祖弘忍禪師為傳法嗣,命徒眾「汝等各去,自看智慧,汝等各去自看智慧,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各作一偈,來呈吾看。若悟大意,付汝衣法,為第六代祖。」請問神秀所呈詩偈為何?是否見性?93期中正參問答第二題

答:

一、神秀所作詩偈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。」

二、神秀禪師的禪法,是為北宗,重視「漸修」法門,主張「由定生慧」,修行要在禪定中生出智慧,只是「明心」的境界,未見性也。

P18據《六祖壇經》記載,五祖弘忍禪師為傳法嗣,命徒眾「汝等各去,自看智慧,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各作一偈來呈吾看。若悟大意,付汝衣法,為第六代祖。」請問慧能禪師所作詩偈為何?93期中副參問答第一題

p18《六祖壇經》載,五祖為傳法嗣, 令徒眾各作一偈,請問慧能所作詩偈內容為何?((請默出全首詩偈內容))96期中正參問答第二題

答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慧能禪師的禪法,重視「頓悟」法門,主張「因慧攝定」,以「金剛經」為中心,修證空的智慧,達到真正的禪定。

P20-38影響禪詩最重要的三部佛經分別為何?並簡述三經要義?98期中正參問答第二題

答:

一、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六祖壇經》

二、各經要義:

()《心經》「直指人心」,顯示佛教般若智慧的精髓結晶。

1、第一段是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。這一段可以從「苦」著手,利用「苦」的感受,反省自己的心,也可以從「五蘊」的色受想行識中,分別解釋人的身體心理與心靈的關係,看到「 心」的作用,發現內心的觀照能力,內心一自在,讓煩惱痛苦都不見了。

2、第二段,指出「諸法空相」的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諸法空相,形容心量的廣大,以「大海」、「天空」做比喻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便容易理解。「空」意味著生命很寬大的境界。

3、第三段,指出「空」的各種情況,從人身的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六根中,觀照「空」的境界,《心經》說:「是故空中無色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」,這時「心經」以無所得故……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」的文字,明白指出「空」是一種生命「無所得」的心境,無罣礙的心,正是「空」最真實的解釋,也帶來人生最大的快樂。

() 《金剛經》最有名的一句話是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「空」是《金剛經》裡最重要的思想

1、「無人相」超越了人我的對立,「無我相」超越了自我的執著,「無眾生相」超越了芸芸眾生的無知,「無壽者相」超越了人們自以為是的永生與不朽。「離一切諸相,則名諸佛」。

2、《金剛經》不可說地直指人心,最後一段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將人生歸給流水一般的無常,不能停留,許多人要抓住人間的永恆,這永恆卻也了文化不同的包袱,一旦人心不刻意,無為了,自然的一切應運而生,每一顆生命的種子有赤子之心,時時刻刻,生活快樂。一般人貪得,《金剛經》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
3、《金剛經》一聲當頭棒喝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 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」,把人生色相打掉,回到陽光之下,照見天地顏色,無色之色,是不被拘限的色彩,不相之相,是流水風月那樣,不斷地變化中,沒有一個時刻相同,卻生生不息地,在造化緣起中耐人尋味。

()《六祖壇經》:慧能的《壇經》是禪宗後來最重要的經典。慧能悟道的詩偈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說明當下頓悟,體證空性,則塵埃亦歸於無有。《壇經》的明心見性,道在心悟之說,將佛教教義及修行加以簡單化。又有「定慧不二」不能口說教義而不躬行實踐,慧解與修行不二。「無念」、「無相」、「無住」,顯然慧能受《金剛經》影響。



P29簡述金剛經最主要的思想。93期中副參問答第二題

答:參考上題。

p50什麼是「四大法界」?96期中副參問答第 二題

答:華嚴宗以「理」與「事」觀點看,把天地物一共分為四大法界:「理法界」、「事法界」、「理事無礙法界」、「事事無礙法界」。「理法界」是從認知的角度看待事物,一事一物,有一事一物之理,都有因緣法則。「事法界」則是從一事一物的「作用」來看,萬事萬物互相效力,都會產生緣起的作用。「理事無礙法界」指出了「理法界」與「事法界」的會通,萬事萬物的「理」與「事」互相依存,不可或缺,「理」是「體」,「事」是「用」,體用一如。而「事事無礙法界」,既然凡事莫不有理,事與事之間,圓融無礙,「理」在「事」中,以體發用之後,天下萬事萬物如大海的波浪,互為一大事因緣,一波一浪,都是全體大用。

P56禪宗自六祖以後,形成五大宗派,分別為何?93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

P56什麼是禪宗的「一花五瓣」?96期中正參問答第三題

答:六祖慧能以後,禪宗興盛,秉持禪機教化,因為弟子根性不同,自然形成禪宗五大宗派,接引教化各有不同,分為一花五瓣,分別有臨濟宗、曹洞宗、雲門宗、法眼宗、溈仰宗,各派的宗風不同,傳承的禪詩也各異其趣。

p58-59臨濟宗的「四料簡()」有四種接引弟子覺悟的方法,分別為何?93期中正參問答第三題

答:四料簡臨濟宗義玄禪師所施設,是四種接引弟子覺悟的方法,使出了霹靂手段。

一、第一種方法是「奪人不奪境」禪師忽然說出一句話,一切自然而然的時候,使心境改變,認知不同,再看天地,有不一樣的感受,有不一樣的真實與體驗。

二、第二種方法是「奪境不奪人」,弟子不設防時,立即改變弟子已經習慣的外在環境,如同魚在天空,鳥在水裡,熟悉的外在環境改變了,考驗人心是否篤定,不被外物所牽動。

三、第三種方法是「人境俱奪」,一時之間,緣聚緣散,構成人間事物的地水火風,都是四大假合,禪師把一切粉碎。生命一旦一無所有,沒有個依靠,心中的語言文字也陷入不可得,人生歸依何在,也 就看出真正的人生考驗。

四、第四種方法是「人境俱不奪」,人生情境與人事各就各位,所謂在上位者「王登寶殿」,下位著「野老謳歌」,在朝在野,能否「天下太平」,如果禪師的心境無所分別,一面清淨的明鏡,便能大澈大悟的照亮一切,與天地萬物相 應。

P75禪詩,依其內容,可分為哪五大類?93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

答:僧人禪詩有「悟道詩」、「修持詩」、「傳法詩」、「禪境詩」、「公案詩」。

一、悟道詩:「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封鎖;今朝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朶。」在柴陵郁禪師的這首悟道詩中,我們看到了禪師用最簡單的方式,以「明珠」和「塵勞」,分別說出了人生悟與迷的不同。在禪詩的意象中,「明珠」象徵了如如不動的佛性,印證了人生真正的自信,「塵勞」是生活的陰雲與黑影,並不實在,只是虛幻的東西,一旦生命自信的陽光出來,人生覺悟,煩惱痛苦都會消失。禪師的開悟,啟發了本性的光明,塵勞的妄念,一旦放下,明淨照人的覺悟之光,就顯露出來。

二、修持詩:法演禪詩有一首詩,描寫自己的修行:「山前一片閒水地,叉手叮嚀向祖翁;幾度賣來還自買,為憐松竹引清風。」修行的人偶而迷失自己的本性,總要自覺的「再買回來」,回到空淨的生活,只有生活悠閒了,自然了,有這片心中的「閒田地」,才能賞識「松竹引清風」,事物接引的「禪機」隨處都在,「清風」也伴隨而生。

三、傳法詩:禪宗的傳法,是師徒間的秘傳,是心心相印的迴光反照,也是直指人心的當下即是。如《六祖壇經》,是慧能一生修持的經驗,讀《六祖壇經》沒有文字相,是親切的傳法詩。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禪法總是不離世間,不離生活。佛法是入世的,一旦脫離了就不是佛法,虛幻不而不實。「佛」是「覺者」,是在生活中覺悟的人;「 佛教」的目的,在於「覺有情」,要幫助所有的眾生覺悟。既然「覺有情」是幫助所有的人,便不能離開人間。因為一般人「迷」而不「覺」,迷失在人世間的「有為法」當中,不知一切世間法,都是有得有失,一執著,都是虛幻。

四、禪境詩:是禪悟時的「心境」,有禪機,有玩味,有閒情,不留下任何痕跡是「無我之境」日用生活的隨處歡喜。如無門慧開禪師: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;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對無門慧開禪師而言,「平常心是道」,生活的「無閒事」,就是生活的好季節,「一念回心便到家」,所有的禪機不再是修行的弘願,只是生活的每一件事的用心。

五、公案詩:是禪師接引弟子,一幕一幕「明心見性」的故事。如六祖慧能禪師傳承禪法以後,南下廣西深山隱居十餘年,後來到廣州法性寺,因聽宗法師說法,寺中弟子,面對著佛寺飄揚的法幡,一位弟子說法幡的搖動是「風動」,一位弟子說是「幡動」,爭論不休,慧能禪師在一旁聽了說:「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是仁者心動!」看見外面 一切的變化,是心在動呀! 面對這一則公案,無門慧開禪師寫道:「風幡心動,一狀領過;只知開口,不覺話墮。」指出禪宗「不立文字」的禪法,任何的起心動念,落在言語的爭辯中,都是「開口」的「墮落」;真正的禪法,不能用語言來形容,一說出 ,就失言了。

p75柴陵郁詩的悟道詩:「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關鎖;今朝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。」試論「明珠」與「塵勞」的含意。96期中正參申論第一題

答:在柴陵郁禪師的這首悟道詩中,我們看到了禪師用最簡單的方式,以「明珠」和「塵勞」,分別說出了人生悟與迷的不同。在禪詩的意象中,「明珠」象徵了如如不動的佛性,印證了人生真正的自信,「塵勞」是生活的陰雲與黑影,並不實在,只是虛幻的東西,一旦生命自信的陽光出來,人生覺悟,煩惱痛苦都會消失。禪師的開悟,啟發了本性的光明,塵勞的妄念,一旦放下,明淨照人的覺悟之光,就顯露出來。「明珠」,象徵每一個人本具的光明佛性,代表我們都有解脫煩惱、活得自在的成長空間。換一個方式說:眾生皆有趨樂避苦的本能,這就預示了解脫煩惱纏 縛、追求永恆快樂的可能性,只不過,眾生往往是以錯誤方式來獲取快樂,未能洞悉世間苦樂的無常性,以致更加貪執、放不下。其實,真實的安樂永遠來自解脫貪瞋癡後的內心寂靜,清淨光明的佛性則是我們解脫自在的源頭活水。雖然這顆明珠暫時被各式煩惱塵勞所遮掩,卻絲毫不減它圓潤無瑕的本質,只待「塵盡光生」,照破山河萬朵!

p104(p302)試就所知闡釋慧之法師的傳法詩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;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93期中正參問答第四題

答:這首禪詩,直接指出了佛法的真諦:佛法是入世的,一旦脫離了就不是佛法,虛幻不而不實。

一、解釋:四聖諦苦集滅道的佛法必須在世間成就,是「覺悟世間」,而不是「隨順世間」,離開世間尋找覺悟禪法,就像找兔子角一樣,是顛倒夢想,亳無可能。

二、賞析:

()「佛」是「覺者」,是在生活中覺悟的人;「佛教」的目的,在於「覺有情」,要幫助所有的眾生覺悟。既然「覺有情」是幫助所有的人,便不能離開人間。因為一般人「迷」而不「覺」,迷失在人世間的「有為法」當中,不知一切世間法,都是有得有失,一執著,都是虛幻。

()「看腳下」是佛法在世問的註腳 ,慧能禪師將「四聖諦」的佛法融入禪法之中,他提也了不離世間覺的生活禪,真正的修行,要好好守住人間道場,一 一旦脫離世間,就像求兔子身上的角,是顛倒夢想《金剛經》說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知電,應作如是觀」,六祖慧能的「不離世間覺」,要從覺悟「兔角」開始。

p142-144試賞析王維的禪詩〈辛夷塢〉(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。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。)93期中正參問答第五題

142-145試賞析王維的禪詩「辛夷塢」:「木末芙蓉花,山中發紅萼。澗戶寂無人,紛紛開且落。」98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

答:「辛夷塢」是王維晚年所居藍田別墅臨近勝地之一,詩寫澗中無人之處,塢上辛夷花自在開落,不憾人不知。

一、解釋:春天的時候,山裏的一條谿澗旁,有一片辛夷花,高大的植株,樹梢熱辣辣地燃燒著蓮花般大方、鮮艷、氣勢不凡的花朵,在靜謐的青山翠谷中顯得十分出色。但,這個地方是相當編僻的,除了詩人以外,沒有什麼人出入。這些辛夷花,就這樣自顧自的開著----不管有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存在、有沒有人欣賞它們的美麗脫俗----只是該開就開,該落就落,邊開邊落。

 二、賞析:「木末」開放著如蓮花般高雅大方、清新脫俗的辛夷花,在深山之中,勿寧是一個驚艷!「紛紛開且落」,詩人應該是觀察了好一陣子,甚至是頗有時日了,才會發現的。也就是說:王維原是被這些辛夷花所震懾的,因而不自禁的對它們起了關注。結果,這些大方出俗的辛夷花也沒有讓詩人失望,它們透露如是的消息給詩人: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真實,不必在乎別人知不知道你的存在。相對於塵世俗人的汲汲營營、不其寂寞、求為人知,這些辛夷花活得自然、自在又自信啊!

145-151試賞析王維的禪詩〈鳥鳴磵〉(人閒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;月出驚山鳥,時鳴春澗中。)93期中副參問答第五題

145-151、試賞析王維的禪詩「鳥鳴磵」:「人閒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。月

出驚山鳥,時鳴春澗中。」96期中正參申論第二題

答:作者置身友人居所附近的一處山澗,用極其平淡樸實的手法,表現春山的靜謐與作者心情的閒適、知覺的靈敏。

一、解釋:在一座有谿澗、桂花,除詩人之外沒有別人的山,詩人處於絕佳的閒適狀態,他的另類知覺機制被啟動了,他察覺得到「桂花」的花瓣墜落,到了晚上,月明星稀,半夜裡,原本入睡的鳥兒,突然睜開眼睛,朦朧間見到月光如晝,以為天亮了,不自覺驚叫一聲(以為自己睡懶了),結果引得其他鳥兒也被吵醒,一隻吵一隻,時不時就傳來一兩聲鳥鳴……

 二、形式解析:山靜啊!更靜了!而且靜得更有生氣了!白天的時候,靜謐的山,可以是「伐木丁丁山更幽」,可以是「蟬噪林逾靜,鳥鳴山更幽」;到了深夜,山鳥時鳴,當然更顯幽靜。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「反襯」!此時有聲勝無聲,無聲的黑夜之山是「死寂」般,沒有生氣;有聲的月夜之山是「寂靜」的—存在著生命的律動。

三、欣賞:

()清靜空寂中,人的知覺會變得更加靈敏,進而與大自然的脈動冥合、與萬物群生為友。當一個人習於幽靜的環境,享受過與大自然冥合的樂趣後,寂寞孤單的感覺早已不復存在。到此,詩人所處的是一個草木有知、明月有情的世界,比之於狹隘的滾滾紅塵,詩人的知音是隨時相伴於他的左右的。無怪乎詩人一再的隻身前往山中,一去就是相當長的時間,簡直就是流連忘返、樂此 不疲。

()當一個人習慣於幽靜的環境,享受過與大自然冥合的美好經驗後,他便不再只是一個「人」而已,他已經確確實實地可回歸萬物應有的平等地位--「人」只是萬物的一員,不是唯我獨尊的萬物之靈,不是各種價值意義判斷的主宰,所謂「眾生平等」、「眾生具有佛性」,把虛妄的自我意識徹底解構,便是一種「無我」的襟懷,這在禪宗來說,是一個基本的概念。由此而生發「平常心」而消除「分別心」,而確實踐履「民吾同胞,物吾與也」的「平等心」。

p152-160試賞析白居易的「對酒詩」:「蝸牛角上爭何事,石火光中寄此身。隨富隨貧且歡樂,不開口笑是痴人。」96期中副參問答第三題

答:白居易在飲酒,喝到酒酣耳熱、豪興大發時所興起的一個感想,也是一種覺 悟—人生有限,何須爭競不息?無論際遇如何,保持心胸的豁達開朗,歡樂度日,才是聰明人的做法。

一、解釋:世界就像一隻蝸牛的兩個角一樣這麼小,有什麼好爭的?人生如寄,就像鑿擊石頭時迸發的火花,隨生隨逝,原不值得計較競逐。富有也好,貧窮也罷,只要心胸寬大,襟懷灑脫,便能享受生而為人的喜悅,隨時可以笑口常開、歡樂無限,千萬別作智慧不開或愛戀迷失的癡人。

二、形式解析:

()蝸牛角上爭何事,比喻所爭者小,語出《莊子》,是引用、譬喻、設問修辭。

()石火光中寄此身,喻人生的短暫,是譬喻法。

三、欣賞:人們習慣競爭,常不明白謙讓退卻也能成功,就像布袋和尚「手把青秧插滿田,低頭便見水中天,身心清淨方為道,退後原來是向前。」生命短暫,當死亡降臨時,無論 是否情願,也只能如王梵志的詩「城外土饅頭,餡草在城內,一人吃一個,莫嫌沒滋味。」一切的富貴名利,一切的榮辱毀譽,興衰得失,都是過眼雲煙而已。而人生的歡樂在哪裡?處處皆是,時時都有,閉上俗目,忘卻塵思,一念之間,眾美畢呈。就像無門慧開禪師:「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涼風冬有雪,若無閒事掛心頭,便是人間好時節。」

p157靈徹禪師〈東林寺酬韋丹刺史〉詩:「年老心閒無外事,麻衣草屨亦容身。相逢盡道休官好,林下何曾見一人?」試申其義。98期中正參問答第四題

答:靈徹在廬山東林寺時,與洪州刺史韋丹為忘形之交,經常寫詩唱和。韋丹曾寄一詩,表達了歸隱山林立意。靈徹就寫了這首詩回贈他。

一、解釋:年老心閑,沒有身外事來打擾,有麻布衣服和草鞋即可容身。相遇時都說不 做官了,真正歸隱山林的卻一個也沒有。

二、賞析:

()作官的人總愛感嘆官場裡的明爭暗鬥、黨同伐異、人情世故……諸般應付,最是無聊,恨不能早學五柳先生歸去來兮,可誰真見到哪一個作官的當真就休官而去、悠遊林下的了?口說的多,實踐的少,唐代許多熱衷仕途的士子,為了出名、引人注目,甚至故意去到當時隱士最多的終南山去「假隱居」一陣子,等著朝廷來「訪」,所謂「終南捷徑」,真是令人捧腹又嘆息啊!

(二)靈徹的這首詩,是給朋友的回答,也是兩種人生的對話。韋丹說歸隱,也有他的原因:官場的矛盾鬥爭,人世生活的種種煩惱,均難以擺脫,找不到出路;看到老朋友靈徹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,不勝羡慕,遂出此言。可兩種人生的巨大差別,他又無法超越,因為這不光是在清靜與繁忙中作選擇。隱居生活固然清靜,卻平淡、簡陋、艱苦;仕宦生活雖繁忙多事,時有風險,卻可得到感官的享受和酸甜苦辣各種刺激及名利、權勢、欲望的滿足。人多想要寧靜而不要清苦,不要繁忙風險卻要各種享受,這就處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困惑中。當真正要作出選擇時,在當官與歸隱二者之間,人們幾乎都選擇了當官,而把歸隱只作為話題留在嘴邊。

p167-168試賞析蘇軾禪詩〈觀潮〉(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;及 至到來無一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。)93期中正參問答第六題

答:〈觀潮〉是東坡觀賞浙江潮後的一種感想,一種滿足之後的落寞感和覺悟。

一、解釋:廬山煙雨瀰漫,自朝至暮、經春至冬,無一時面目相同者,真是奇觀;浙江潮,因地形結構,江海交會時,巨浪滔天,更是奇觀。一個是遊山的奇景,一個是觀潮的奇觀。愛好山水的人,莫不寄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登臨一番,以慰平生。然而,盼望多時,一旦夢想成真,如願以償的登山臨水之後呢,卻發現:不過爾爾!

二、形式解析:全首詩第一句和第四句文字完全相同,稱為類疊法。

三、析賞:

()東坡是有一些落寞,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番領悟:凡事不要寄望過高,一切以「平常心」看待,「平常心才是道」,風景自在人心。

()東坡登山臨水之後,心願已了,就如惟信禪師:「得個休歇處,依前見山只是山,見水只是水。」原本心中的廬山勝景與錢塘壯觀,便不再朝思夜夢、憧憬想望,而漸漸放下了!這不是無情無義,而是自由自在。不要憧憬廬山的煙雨,不要想望錢塘的浪潮,就像廬山、浙江不曾期待東坡光臨一般!未際遇前,兩不相待;際遇之後,物我相忘。多麼簡單!多麼清爽!又多麼健康。

p171-175試賞析蘇軾的「偈」:「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淨身?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示人?」96期中正參申論第三題

答:這一首〈偈〉是來是東坡在東林寺和他的方外之交談了一夜的「無情說法」之後,心有所悟而作的一首詩偈。

一、解釋:在廬山東林寺蘇軾和常聰法師談了一夜的無情說法,隔日有所領悟,耳中所聞的潺潺溪聲與菩薩親臨開示佛法相彷彿,而眼前所見的青山翠谷也和佛陀莊嚴清淨的法相一般無二。一夜之間,茅塞頓開,與常聰法師談佛說法,如獲至寶;不過這一番道理,只可意會,難以言傳(此是東坡的謙詞,也是對常聰表示謝意與讚美)

二、形式上:

()「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淨身」是譬喻修辭,以溪聲不絕比喻佛菩薩燦花妙舌,向眾生萬物說法。以蘆山山色比喻佛 陀的法身。

()「山色豈非清淨身?」的是問句,修辭學上稱作「設間」的「激問法」,刻意以問句的型式來增強語氣,答案就是問題的反面,「豈非」就等於「當然」了。

三、欣賞:「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淨身」,這兩句從悟道的層次上來說是非常高的水準,早已跳脫世俗言語見識的境地了。

p175-176試賞析蘇軾詩〈題西林壁〉:「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」98期中副參問答第四題

答:

一、解釋:詩的本意是在讚嘆廬山之幅員廣大、形態奇特、山容多變,因此站在不同角度,所兒峰嶺樣貌,均不相同。而這種現象也與人心之蔽障有暗合之處--所謂當局者迷是也。

二、賞析:當局之人,事涉自身利害與情結,無法隨時保持泠靜公正的立場,見識處分,難免偏頗徇私,落入我執我見。只有置身局外,乃能周詳全貌、客觀中立。是故,跳脫我限,保有局外清明之心,方能去蔽除障,洞察人情物理,開啟智慧之門。東坡「不識廬山 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」二句,最能譬喻這番道理。每逢自陷兩難之境,難以冷靜判斷之際,吟哦此詩,便能令人興起茅塞漸開、利義漸明的清涼禪思,減卻塵世的窒悶濁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